时值盛夏,半坡乡班赛村林木苍翠,生机盎然,村里大大小小的白茶种植园里,茶叶采摘进入了高峰期,随处可见茶农们忙碌的身影,经过多年的精心管护,这里的白茶长势良好,当地村民背着背篓不慌不忙地采摘着新鲜茶叶,丰收的画卷,美不胜收。
近年来,班赛村倾力在“一村一品”培育上做文章,大力发展白茶种植,一片小小的茶叶成就了一个产业,富裕了一方百姓,村民们实实在在享受着白茶送来的“红利”。
天刚亮明,茶园里已是人头攒动,茶农们一边采茶一边唠叨着家常,此起彼伏的笑声在茶园中飘荡。放眼望去,漫山的茶树嫩绿吐舌的新芽儿,一片挨着一片,不留一点儿缝隙。
“白茶给村民带来了收入,给村子带来了希望。”班赛村党总支书记李忠华说。一年、两年、三年......经过几十年的栽种、管理,班赛村种植白茶面积已有3200余亩,种植户200多户,茶树生长良好,日产鲜叶量近4吨,按照市场价格每公斤5元计算,每天可为茶农带来2万元左右的收入。
每年白茶鲜叶的丰产期为3个月左右,茶农通过初加工卖干茶、现摘鲜叶现卖的方式,全年可创造近900万元的白茶收入。据统计,班赛村茶农,一年收入最多的人家可达10几万元,最少的也有近万元,白茶成了班赛村的“香饽饽”,村民们“靠山吃茶”,走出了一条持续增收的产业发展路子。
与此同时,为了搭建“联农带农”平台和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增收,半坡乡党委政府积极申报项目、整合资源,通过普洱市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,在班赛村援建茶叶初制所一家,采取以“村党组织+专业合作社+初制所+农户”的模式,引入市场主体、资深企业驻点发展茶叶。目前,该初制所日均可加工毛茶鲜叶5吨、毛尖1000公斤,不仅可收购本村茶农当日鲜叶,还辐射带动了周围两个村茶农的加入,有了固定的收购点,当天下午茶农就能将茶叶换成现金,大家干劲十足,不管刮风下雨,每天都要采茶、售茶。
“以前,没有固定的收购点,茶农们当天采的鲜叶没有地方可卖,加工技艺又不行,简单的晾晒卖干茶,不仅价格低还很难出售,茶农的积极性深受打击,在管理上就松懈了。即使有流动茶商不时进村收购,价格也低于市场,村里的茶叶市场一度低迷。”班赛村委会副主任赵应明说。
为此,班赛村党总支部坚持党建引领,村“两委”立志将白茶做成产业,让茶农端上“茶饭碗”,采取“村党总支把关引进企业、党员带头管理、群众积极参与”的模式,不断延伸白茶产业链,形成了一条产供销的发展路径,鲜叶价格涨幅明显,收购固定有序,茶农收入翻了一番。
值得一提的是,班赛村党总支部为让茶农利益更大化、村级集体经济更多元,采取“利益捆绑”机制,村党总支部动员、党员带头,通过和茶农普及、签订白茶产业发展途径和鲜叶采摘标准,来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白茶鲜叶,不仅实现了“农企”共赢,更是为村级集体经济打通了造血功能。据悉,村党总支和茶企签订白茶产业发展战略10年,第一年为村党总支提供2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,往后的每年茶企应为班赛村提供3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。
“每天下午络绎不绝的茶农前往初制所卖茶叶,把‘红票子’揣进兜里,腰包鼓了、茶农笑了、村子富了,村民的生活越过越好。”看着正在卖茶叶的村民,村党总支书记李忠华很自豪。
据悉,近年来,半坡乡以选好茶种、定好茶区、用好茶农为动能,来创建一批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和产品品牌,以打造“半坡名片、半坡名牌、半坡名品”来带动茶农增收、茶叶增效,积极推进“五片”古树茶小产区种植规范化、生产标准化、管理精细化、销售网络化的发展进程,不断加大古树茶小产区基地建设投入。目前,全乡茶园面积已达到8500余亩,茶农1034户,现存百年老树茶6710株、古树茶106株,茶农年收入2500余万元。
通讯员:半坡乡 张萍 王景 龚大富
来源:景谷发布,信息贵在分享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